当全球机器人产业迎来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于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大会以 “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为主题,吸引了 200 余家全球顶尖机器人企业、1500 余件前沿展品齐聚一堂,其中 50 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的集体亮相,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通用具身智能的量产化竞争阶段。
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军者,跨维智能(展位号:B109)携新一代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 DexForce W1 Pro 震撼登场,以 “引擎驱动、虚实共生” 的技术哲学,向全球展示中国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全栈创新实力与规模化落地能力。
高精度长任务能力决定商业落地能力
在展会上,跨维智能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展现出高精度长任务作业能力。观众通过语音下达指令,W1 Pro精准地从一堆胶囊中识别并抓取目标,一次优雅的空中换手后,稳稳将胶囊放入咖啡机,等咖啡冲泡结束后,再稳稳的端给客户。
目前该产品与方案已获得头部客户订单,正式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赋能线下场景智能运营。
自主做咖啡对人形机器人来说并非易事,这是一个人形机器人完成“长任务”的典型演示。“做好一杯咖啡”背后,需要人形机器人完成一系列连贯动作:识别咖啡胶囊位置→抓取胶囊→精准放入咖啡机→操作咖啡机按钮/旋钮→等待冲泡→取出咖啡杯,这个任务链条中,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流程复杂,要求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精度、动作控制精度、任务逻辑连贯性三大核心能力。
但长任务的完成能力又是人形机器人进入更广泛落地场景的核心体现,比如家庭保洁、工厂长时间巡检、照顾老人等都属于长任务。此次人形机器人咖啡制作现场展示,直接验证了跨维智能高精度长任务的能力。未来,跨维智能将持续通过物理引擎 + 大模型 + 传感器的三位一体架构,构建更加可泛化的智能基座,赋能机器人载体W1 Pro,深度融入家庭、商业等多元化场景。
DexForce W1 Pro与EmbodiChain:定义具身智能新范式
具身智能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跨维智能以自研 DexVerse™具身智能引擎为底座,构建了从仿真训练到现实部署的端到端闭环体系。通过 “海量数据生成 + 高效仿真” 技术,W1 Pro 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多场景任务训练,直接实现真机部署与应用切换,彻底颠覆传统机器人依赖真实数据采集的低效模式。
硬件层面,W1 Pro 性能有了更好的提升。 其高度仿人结构配备 34 个动力单元,双臂重复定位精度达 ±0.5mm,支持复杂交叉操作与狭小空间避障。全新升级的纯视觉双目传感器帧率提升至 60Hz,立体匹配精度达亚像素级,结合腕部近距离操作相机与底盘深度相机,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实现动态环境下的精准抓取与路径规划。值得关注的是,W1 Pro 引入 “自动手眼标定” 功能,可实时校准机械臂与视觉系统的协同误差,确保长时间作业的稳定性。
软件生态方面,跨维智能首次开源具身智能开发平台 EmbodiChain。 EmbodiChain 的数据引擎将会包括大量场景相关数据生成,Real2Sim 的数据轨迹映射与大规模多数据模态扩增。其先进的生成式数据扩增能力,更能自动创造出海量、高质量且多样化的操作样本,从根本上解决了真实数据采集的成本与多样性瓶颈。
该平台通过合成数据扩增与模型预训练,将传统机器人技能开发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周,开发者无需编程基础即可快速生成产品级机器人技能。在 WAIC 2025 的现场演示中,W1 Pro 通过 EmbodiChain 训练的模型,成功完成咖啡制作、动态避障等复杂任务,即便遭遇胶囊被意外取走的干扰,仍能自主调整策略并完成目标。
共同迈向通用物理世界智能
近期完成的数亿元 A1&A2 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联想创投等战略投资者的持续加码,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依托联想全球化供应链与场景资源,加速 W1 Pro 在智能制造、商业服务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技术研发方向上,跨维智能聚焦三大核心突破。进一步增强 W1 在各种环境下的感知鲁棒性;提升 EmbodiChain 平台的在线数据生成及训练模型的效率;不断拓展 W1 的技能和落地场景。我们相信,当硬件性能与软件效率形成合力,具身智能的边界将被不断拓宽。
跨维智能正以 W1 Pro 为支点,撬动具身智能规模化落地的万亿级市场。其“引擎驱动、虚实共生” 的技术路径,不仅为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式,更重新定义了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在 2025 WRC 的舞台上,跨维智能正用技术实力与商业实践,向这一目标坚实迈进。